小蹄大作的這些年那些事
從成都起步,闖蕩上海,再扎根于北京;
從校門口地推,到五道口旗艦店,再到全國450+連鎖店;
從導師資助的4000元,到李開復的千萬投資,再到年營業額9000萬;
一步步詮釋了小人物要有大夢想
所有的光鮮與苦澀醞釀發酵如陳年醇酒,回味悠長。十余年時光過后,小蹄大作所帶給食客的除卻美味之外,也有著態度的沉淀。
2012年,李功福走在成都的街頭,被迎面飄來的燒烤香味深深吸引。數據顯示燒烤已是僅次于火鍋的第二餐飲領域,但發現唯有豬蹄沒有烤的吃法。豬蹄在中國有幾千年的飲食習慣,加上在女性心中的特殊地位,深深感覺豬蹄與燒烤的結合將會是巨大的爆點。
就這樣白天跑到別人的燒烤店和鹵肉店打雜學藝,晚上回住處做實驗,整天在與豬蹄打交道,歷經了103次試驗,直到導師、同學等試吃滿意后,最終定下烤豬蹄的配方與工藝。在導師資助4000元的情況下,開始了校門口的練攤,與此同時,“小蹄大作”初見雛形。
在經營了幾個月后,發覺烤豬蹄細分領域有較大市場,但單槍匹馬太累。此時,一位在上海同學邀請前往上海試一試,李功福第一次來到上海,和朋友合力租下一間店鋪,由于資金不足,只能租到位置極為偏僻的店面,取名”八戒烤蹄“。
經過一年多的運營,烤豬蹄在上海積累了不少忠實粉絲,引來了央視七套《致富經》欄目組的報道,成為輿論的焦點。與此同時,烤豬蹄獲得了大量的口碑和顧客,成為了很多人口中的“豬蹄哥”。由于沒有形成整套的運營及供應鏈體系,李功福抵住誘惑拒絕了670多位想加盟者,其中不乏把大把現金放在攤位上的人。
豬蹄作為一款相對大眾化的食品,準入門檻并非太高,而伴隨而來的則也是極易出現的同質化瓶頸。
如何突破行業瓶頸?解決方式仍舊來源于產品。
據李功福介紹,小蹄大作的秘制豬蹄,從原材料的選擇到后續的烹飪加工經過了層層篩選與調整,不拘泥于傳統的烹飪方式,充分結合當下目標人群的喜好風格對產品口味進行優化提升,將這款大眾食品培育成一股時尚的風潮。
通過努力,李功福帶著“小蹄大作“項目上了2015年在央視的《創業英雄匯》節目,全場20位投資人對李功福的“小蹄大作”給出了90%的認可率,打破該欄目開播以來最高認同度。李功福攜小蹄大作一舉拿下天使投資1100萬(估值一億元),成為史上最貴豬蹄。
拿到A輪融資后,把貨源直接延伸到了產區美國和歐洲標準農場,進一步鞏固了供應鏈及研發,同時與大的集團公司建立了生產合作關系,使得小蹄大作具備了可復制性的基礎和生長擴張的實力。
四年多超10000人的反饋,近1000次優化改良,4000000份豬蹄所沉淀的秘方。經過7道嚴格工序調整,24種純天然珍貴香料以及10余種醬料研制加持。一路走來已經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架構體系,從單一化到多元化,從技術開發到品牌運作升級,形成了一個完善的品牌格局。
小蹄大作將出席SFE第34屆上海國際連鎖加盟展,歡迎大家屆時前往參觀考察。